攜體育強國夢 赴全球青年盛會
成都大運會是推動新時代體育強國建設和青年事業發展的重要工程。這場盛會將成為各國和地區青年力量的集體展示,同時也是全球體育競爭格局演變的見證。
成都大運會:中國學校體育的新起點
自2001年北京大運會以來,中國大陸幾乎每十年就舉辦一次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每一次大運火炬的點燃都標志著中國學校體育發展的重要節點,此次成都大運會的舉辦,更加凸顯了這一意義。

大運會理念啟示中國學校體育
從7月29日開始,成都大運會將舉行18個大項、269個小項的比賽,成為各國大學生運動員激烈比拼的舞臺。比賽的勝負固然重要,但對于每位大學生運動員來說,為夢想而努力的過程同樣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協同創新中心體育學科首席專家、全國學校體育聯盟主席毛振明在接受采訪時指出,“如果說奧林匹克是一個針對青少年和青年的偉大教育運動,那么大運會則更為針對青年學生群體。兩者的宗旨在根本上是一致的,那就是強調體育的教育價值。”
不可否認,在中國體育發展的較長一段時間內,體育與教育存在分離現象。中國體育的回歸教育之路,與大運會在中國的舉辦密切相關。
2001年北京大運會后,國家體育總局將參加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的選拔、組隊和派出等工作移交給教育部門。2003年,教育部所屬的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首次組團參加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
毛振明回顧這段歷史表示,自2001年北京大運會以來,體教結合的理念在國內得到了更廣泛的倡導,2011年深圳大運會時,體教結合向體教融合發展邁出了重要一步,而此次成都大運會則是在深化體教融合的背景下舉辦的。
2005年第23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上,來自清華大學的胡凱獲得男子百米決賽冠軍,成為中國學校體育發展的里程碑式人物。他的成功拉開了中國學校體育的新紀元,越來越多的優秀運動人才從校園中涌現,成為體教融合的重要成果。
大運會為像胡凱這樣的學生運動精英提供了展示自我的重要舞臺,其座右銘“今日的明星,明日的領導者”也揭示了學校體育在學生全面教育中的深遠意義。
強國建設需要學校體育發揮更大價值
黨和國家對學校體育工作一直高度重視。南京理工大學動商研究院院長王宗平表示,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已頒布關于學校體育和學生體質健康的文件達174個。此次成都大運會的舉辦,無疑將為我國學校體育工作的發展提供積極引領。
王宗平指出,“這次大運會我們可能會獲得很多金牌,但更重要的是激勵全國近3億青少年走出宿舍,積極參與運動。”
首都體育學院原院長、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副主席鐘秉樞認為,學生參與運動和參加運動會是塑造人格的重要過程。創新人才往往是好奇、敢于冒險、堅持不懈、甘于奉獻的人,而體育在德智體美勞的五育中,恰恰是培養這樣人才最具實踐意義的一育。
經歷體育錘煉的學生更容易成為各行各業的頂尖人才。古今中外,許多名人都是運動愛好者。
2020年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中明確指出,學校體育是實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基礎性工程,是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和體育強國的重要工作。
毛振明強調,“青少年通過參加競技體育成為優秀運動員,甚至職業運動員,這只是他們成材的一個出口,實際上,體育是更高級的教育,而不僅僅是培養優秀運動員的途徑。體教融合使競技體育逐步回歸國民教育體系,這條道路一定是健康的。”
用體育的力量團結世界青年
大運會的參賽主體是各國和地區的青年學生,青年代表著世界的未來。大運會在促進全球和平的意義上,展現了其獨特的價值。
成都大運會將為來自113個國家和地區的6500余名運動員提供展示競技夢想的舞臺,也為各國青年提供了直接了解中國的機會。中國的大學生運動員無疑是以體育名義溝通中外的最佳使者。
從這個角度看,大運會不僅是中國學校體育全面育人價值的直觀展現,更是培養能夠與世界青年交流思想、分享友誼、共同進步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締造者。
深化體教融合,AI賦能新時代學校體育
在體教融合的大背景下,正兆體育專注于校園智慧體育建設,將機器視覺與體育教育深度融合,推出視覺無感、常態化的智慧操場體育解決方案,基于多種校園體育運動空間及不同場景的應用需求,打造AI智慧操場、AI智慧體育教室、AI智慧體育考場以及AI陽光跑應用方案。
這些方案實現了學生體育科學化訓練、個性化教學、規模化測試及標準化體育中考,增強了教學和運動中的智能交互性,提升了學生的運動興趣與水平,貫徹落實《體育法》保障學生每天參加不少于一小時體育鍛煉的要求,解決學生身體素質與文化素養發展失衡、體育教學信息化資源匱乏等問題,為體育課“提趣提質”,全面服務于體育強國戰略。
符合體育總局要求,專注高標準AI智慧操場
正兆體育的AI智能評測設備符合國家體育總局的相關標準,是智能化體育教學與考試產品的代表。公司致力于打造符合國家體育總局標準的體育教學與考試產品,讓孩子們愛上體育課,這是正兆體育不變的追求和使命。
盡管創業公司不應過于關注長遠規劃,正兆體育依然將發展重心放在產品研發上,聚焦“操場”這一體育教學主場景,以用戶需求為導向,不斷優化產品,增強技術壁壘,以應對市場競爭。
智慧體育引領者
正兆體育作為智慧體育領域技術和產品創新的引領者,擁有30多項自主研發技術,并申請了數十項發明專利和軟件著作權。其原創的【AI智慧操場】已覆蓋全國40多個城市,服務數百所學校,累計超過120萬名學生使用,落地案例數量在全國領先。2022年,正兆體育的【AI智慧操場】榮獲工信部和國家體育總局的《2022智能體育典型案例》稱號。